嘉兴市实验小学简介
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证注册类型:A2 ,注册编号:3304004
嘉兴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嘉兴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省一流的现代化、示范化学校。学校现有东、西两校区。
学校秉承在百年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实验精神,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确立了以"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基"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在此理念的统领下,学校在教育管理、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形成了以"和谐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 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学校相继获得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群体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浙江省优秀校园网站一等奖"、"浙江省首批'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荣誉。
在激励与关心,协作与竞争共存的环境中,在校内浓厚的科研氛围的熏陶下,一支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造型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其中有浙江省特级教师2名,嘉兴市名师4名,嘉兴市、市属学科带头人22名,他们都已成为了市、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而一批教育理念新、教学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也已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1905年8月,秋瑾好友王琬青女士在嘉兴城内道前街贞节祠首创"道前街女子小学堂",实为学校前身。
1919年更名为"嘉兴县立第一女子小学。"
1928年2月,改名为"嘉兴县立第三小学",始男女生合校。
1929年改名为"集贤小学"。这一时期学校以教学成绩优良而闻名。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被迫停办,原校址后由日伪设立"嘉兴县立模范小学"。抗战胜利,由嘉兴县政府接收学校,并改名为"嘉兴县湖光镇中心国民学校"。
1947年2月,学校改名为嘉秀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抗战期间,学校教师忠于职守,保持民族的气节,抵制奴化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由县政府指定为全县示范中心学校,担负着将经验推广到全县之责。
1949年5月,学校由人民政府接办,下半年改校名为嘉兴市建设区中心小学。
1963年学校被列为浙江省教学改革试验学校。1976年2月,学校迁回原址。
1978年8月,少年路小学并入为学校分部。从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这三十多年时间里,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但学校还是凭着良好的师资、严谨的教风、严格的教学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地区前茅,从而逐步确立了在嘉兴地区重点小学的地位。
1984年2月,学校复名为嘉兴县建设中心小学,8月确定为市重点小学。
1987年3月,市教委将学校更名为嘉兴市实验小学,以使学校成为全市小学教育科研和实验基地。这一阶段学校立足于本校实际,重视学生道德、知识、技能、体能、心理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德育工作、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艺、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7年7月,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中和街小学并入学校。
199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易地重建嘉兴市实验小学。为使学校能在搬迁新校前实现平稳过渡,1999年实验小学本部又搬迁至了少年北路嘉兴中专校址,中和街分部则搬至勤俭路分部。
2002年秋季,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实验小学,占地61.88亩,总建筑面积17054平方米,建筑设计以"自由、人文、生态、科技"为核心理念,整体格局开放而大气。
2007年9月,位于南湖区的巴黎都市校区开校。占地61.9亩,建筑面积32849平方米,整体设计以"精致和谐"为核心理念。两校区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信息科技和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尤为突出。学校现有教学班75个,学生3704名,教职工183名。
俯瞰实验小学校园,设施完善的体育活动区、情趣盎然的文化活动区、舒适惬意的休闲区、飞扬明快的行政楼与校园的主体建筑--环形教学大楼浑然一体,整个造形犹如大鹏展翅,意寓着"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神采。而深入其间,一股高科技、人本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遍布于校园各个角落的网络端口、大屏幕室外电子显示屏、3个可供170人同时上网的百兆宽带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于普通 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学生自编自播的全数码电视台、计算机控制的校园音响系统、闭路电视控制系统、快速便捷的校园通讯系统、6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图书馆、300米塑胶跑道、1200平方米的艺体馆、绿意盎然的植物园、栩栩如生的校园雕塑无不体现了学校所追求的高科技与以人为本交融、科技与人文相辉映的设计理念。这些设备设施,融合实验小学的"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长期注重培养"求实、创新、活泼、向上"的实验人的文化传统,必将对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的优秀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