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4-1 16:46:20 | 点击:10 | 用户:Lisa | 出自:聘外易 |
---|---|---|---|
文章来源:荔枝新闻 南理工外籍教师李金凤有个《白墙梦》 李金凤是谁?她曾被授予“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大学生喊她“Jennifer”,小学生喊她“金凤奶奶”。去年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外籍人才)招待会上,她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外国专家代表应邀出席。她说,中国有《红楼梦》,她有《白墙梦》。3月27日,李金凤带着她的《白墙梦》作品和大学生们分享中国生活的点滴。 李金凤出生于1960年,自儿时看到一本中式庭院画册起便沉醉于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国人中的“中国人”。为了寻梦中国,1978年她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中文,成为当时英国极少数的中文专业大学生之一。1979年—1980年李金凤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交流学习,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来华留学生之一。留学期间,她更加为中国文化所吸引和倾倒。她与中国友人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四十余年不曾中断。 2011年,李金凤来到南京理工大学,任英语语言教师,教授雅思口语和写作、英语会话、英语朗读、英语演讲、实用英语、西方文化和历史等英语课程。谈及当初定居南京的原因,李金凤笑着说:“因为太爱南京就留了下来,我觉得谁来南京都会爱上南京!”2022年,李金凤还获评“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分享会现场,李金凤分享《白墙梦》的创作故事与心路历程,她的作品以诗意的笔触记录了她与中国长达数十年的深厚情缘,以细腻的观察描绘江南灰瓦白墙的静谧之美,借《浮生六记》《红楼梦》等经典展开对生命与爱的哲学思考,并透过中英双语书写架起文化对话的桥梁,激发了跨越国界和语言的情感共鸣。她表示,中华文化是毕生挚爱,将继续不断探索与分享华夏之韵、中华之美。 李金凤还将对中国的感情传承给了儿女。十多年前,她的女儿不远万里来到南京艺术学院求学,儿子在南京高校任教并娶妻生子。分享会现场,两段视频让观众备受感动,一段是女儿用古筝弹唱中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另一段是女儿穿着汉服在南理工校园里唱着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歌曲《大鱼》。 李金凤说,为了更好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应掌握双方的文化语言,用最好的方法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分享。她将中西方文化融贯,与同学们一起翻译赏析《兰亭集序》《牡丹亭》,也会和大家一起追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春节时,她翻译并朗诵王安石的《元日》;七夕时,她将秦观的《鹊桥仙》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起对读。 为更好传播中国文化,她创建了“phoenix凤毛麟角”微信公众号及“鸾佩相逢桂香陌”视频号,发布精心制作的原创英语学习资料,同时通过翻译和朗诵将中国文化中的宝藏展示给世界。同时,她应单益义老先生邀请,校对著名的儿童书籍《小熊维尼的世界》译本,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角度提出改进意见,改进了再版书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她走遍南京,探索江苏,喜欢用绘画来表现古城墙、明孝陵、瞻园、朝天宫等处的美,一幅幅风格独特的丹青,将风景背后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我爱南京,希望世界上有更多人认识南京,了解南京,来到南京。”李金凤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如愿与美好的中华文化紧密相拥,希望自己能成为文化交流纽带,把中国之美带给全世界。 现场,江苏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龚文俊,江苏省外事办民间交流促进处主任程树,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俊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珩、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瀚、学报编辑部(社科版)编辑李翚等参加活动。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俊武说,学校始终将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外籍师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李金凤老师在校工作十五年,以异域视角观察中国,用真情传递着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学校也将继续搭建平台,让更多师生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南理工外籍教师李金凤有个《白墙梦》 |
|||
![]() ![]() |
|||
![]() | 相关推荐: |